
在吉隆坡默迪卡118大楼内,中美第五轮经贸磋商首日的两轮会谈于10月25日结束。这场持续数小时的对话正值关税休战期仅剩半个月的关键时刻,不仅体现了季度磋商机制的重要性,也牵动着全球经济的神经。

此次磋商是《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》确立的定期机制的一部分,延续了之前在日内瓦、伦敦等地举行的四轮会谈。核心任务是在11月10日关税休战到期前找到解决方案。美方明确表示稀土、芬太尼和大豆是三大关切问题。稀土对美国高科技与军事工业供应链至关重要,芬太尼是国内治理焦点,大豆则涉及农业出口利益,美方甚至以“301条款”调查施压。

中方在会谈中展现了务实态度。商务部强调稀土出口管制是依法完善监管的正常行为,同时对美方加征港口服务费采取对等反制,表明“谈则大门敞开,打则奉陪到底”的立场。这种“有诚意更有底线”的姿态与美方“边谈边施压”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,成为会谈的核心张力所在。

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。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警告称,中美“脱钩”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产出长期减少7%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也呼吁避免供应链动荡。毕竟,全球两大经济体的经贸互动早已超越双边范畴,直接影响全球通胀走势与产业链稳定。

首日会谈未公布突破性成果,但释放了积极信号。外界普遍认为,短期内难以达成全面协议,但在具体领域的进展将为后续APEC峰会期间的元首会晤铺垫基础。双方在谈判桌外的博弈仍在继续,但对话本身已是重要共识。

相互尊重与互利合作是发展的客观标准。随着关税期限临近,中美经贸磋商的每一步都考验着智慧。唯有摒弃零和思维,在平等基础上化解分歧,才能为两国乃至全球经济注入稳定动能。这道摆在吉隆坡谈判桌前的考题,答案关乎未来数年的世界经济走向。
牛策略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